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史校志 >> 正文

【北疆文化·包师印记】追忆老校长关文彬的历史故事 感悟北疆包师人的精神底色

发布日期:2024-06-03     阅读:[]

【北疆文化·包师印记】追忆老校长关文彬的历史故事 感悟北疆包师人的精神底色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开拓、建设、守卫祖国北部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形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爱国忠诚奉献为核心理念,以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为精神标识的地域文化。其中,红色文化贯穿于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共求解放、共谋发展的全部历程,是北疆文化最鲜明的底色和精神旗帜。 

 

  包头师范学院的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包头师范专科学校,上世纪50年代,一五计划六大项目落地包头,钢铁之城迅速崛起,产业工人子弟教育迫在眉睫,因中小学师资严重短缺,包头师专应运而生。 

      65年的时代变更、春秋代序,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包头师专到包头师院,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传承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包师人。而这种精神的源头,得从包头师范专科学校的老校长关文彬说起。



 

关文彬生于1912年4月5日,山东省宁津县人,原名武书文,1928年进入天津南开中学读书。九一八事变后,武书文毅然投身于革命,先后参加了“天津青年社”“反帝大同盟”“社会科学者联盟”等组织,并被选为执委、常委。他和一批进步青年学生聚集在一起,看进步书籍,组织参加学生运动。 

1932年11月,武书文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他被党组织安排到平津地区,负责开展党的地下工作,他担任了天津文化联盟执委。文化联盟还下设了“社会科学者联盟”“左翼作家联盟”“教师联合会”“社会科学研究会”以及各类小型读书会组织,并秘密出版半月刊《天津文化》。 

武书文主抓的文学期刊,主要读者是青年学生、中小学教师以及一些贫苦知识分子等。在联盟中,他利用分管领导的身份,积极推动各小组开展秘密活动。那时的白色恐怖组织很猖狂,在北平文化总联盟领导下的各个联盟组织屡遭破坏、被迫分散,武书文不得不隐蔽身份,改名为关文彬,在危机四伏的情形下,继续坚持开展地下党工作。 

1934年3月,由于叛徒出卖,关文彬不幸被捕。4月,他被押解到南京警备司令部,判处有期徒刑8年。11月,他被送往南京陆军监狱服刑。直至1937年8月国共合作时,他才被党组织积极争取释放。 

当时,日军已经入侵,东北已经沦陷。出狱后的关文彬立即投身于抗日救国行动中。他回到家乡,积极开展抗日宣传动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展壮大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不幸的是,山东很快沦陷。 

1937年11月,关文彬辗转参加了在汾阳举办的山西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游击干部训练班。晋西抗日游击第三纵队成立后,他被调任为政治部宣传干事,后到汾阳、文水、交城一带敌占区活动。在纵队清太办事处,关文彬先后任政治部敌工股长、宣传股长、民运股长。 

1940年4月,关文彬被调到一二零师政治部锄训班受训,先后任暂一师教导队政治教员、政治部宣传科科长、教育干事、宣传队长。 

1948年2月,关文彬出任解放军绥蒙军区宣传科副科长。1949年7月,关文彬任绥蒙军区政治部秘书。在十几年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他经历了出生入死的磨炼。在火与血的考验下,他对党坚定的信念、对人民群众深厚的感情从未改变过。 

1952年5月,关文彬开始涉足教育领域,出任了绥蒙军区速成中学校长。1955年9月,他被授予中校军衔,后调为准师级。1958年7月至1959年4月,他出任了包头师范专科学校副校长。1959年5月至1966年4月,关文彬任包头市教育局局长。 

关文彬一直从事基础教育的研究和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包头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他深刻认识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在培养教育部队干部、包头市中小学建设、基础教育发展等方面,他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关文彬经常在基层蹲点、调查研究。那时候,一大批全国各高校支援边疆教育事业的有志青年来到包头。为了留住人才、激励人才,他不仅在精神上给予鼓励,还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

 

1963年,国家政策调整,建设中的包头师专停办。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国务院决定恢复高校招生。同年11月,自治区党委决定恢复重建包头师专,校址暂设在郊区麻池的五七干校院内。二次创业,困难重重。学生住的是十几个人的大通铺;教师自己刻蜡版,编讲义,坐在砖头上备课,趴在大通铺上写讲稿...信念在,希望在,全校戮力同心,困厄中负重前行。

 

1977年的寒冬,中国高等教育迎来了春风——恢复高考!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激发,各项成果如雨后春笋。老师专心教学,学生专心学习。一大批学生从包头师专走向基础教育界,播撒下内蒙古西部教育的火种。

 

1978年12月,66岁的关文彬出任了包头师范专科学校校长。1979年10月,他又肩负起包头师范专科学校党委书记一职,直至1983年10月离休时才卸任。 

 

在包师专的那些年,老关校长(关文彬任校党委书记后,校内职工对他的称呼)经常深入一线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针对学校面临的具体困难,他提出了急需抓的三方面工作,即物、人、管理。物,指校舍建设和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人,指教师队伍、干部(思政)队伍、 各级管理工作人员;管理,指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着力培养学生、服务学生。同时,关校长还提出了包师专5年奋斗目标:力争通过5年时间,让包师专成为自治区高校中办学质量较高、办学效益突出的一员,成为自治区师专院校的排头兵,并逐步过渡到包头师范学院。 

为实现这一构想,关文彬做了分阶段的安排。面对各种困难,他都有清醒的认识。用他的话说:“情况比想象复杂得多,困难比想象大得多,人们的思想比想象的复杂得多,但办法一定要比困难多。” 

当时,包头师专“校舍不足”就是制约办学发展的首要问题。为此,关文彬在校务处直接设了一个房建科,先后调来李荣、李忠玉、陈忠文等有经验的工作人员,集中精力搞基建,李荣担任科长。 

房建科首抓的是校舍建设。1979年至1980年,2栋学生宿舍楼和2栋教工宿舍楼相继开工,南北两院的校园布局清晰、分明。1981年,4栋楼全部投入使用。从81级新生开始,在校学生全部入住南院的宿舍楼。在北院同步建成的34间西平房,被改造成单身青年教职工的宿舍。一大批校舍的投入使用,缓解了包师专的办学压力,学校招生、师资稳定、教学教务等工作逐步驶入正常轨道。 

1980年,包头师专的中文系搬到了青山校区,5年的迁校工作终于结束。为了提前高质量完成校舍建设,关文彬不分昼夜、四处奔忙:跑经费,批手续……需要他亲自出面时,他从来都不推不靠。

 

1983年10月,关文彬离休。在他离校之前,包头师专南院占地面积达110亩的实验楼动工兴建,那是他“五年规划”中的最后一个基建项目。1984年12月,实验楼竣工并投入使用。 

对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关文彬说:“校舍是基础建设,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另一种基础建设,这二者都是办学不可或缺的条件。”他尽最大努力挤出经费,让教师们外出参加学术交流和进修。他在校内着力推进“以老带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那时候,刻苦钻研、奋发向上是包师专青年教师追逐的风尚。  

关文彬在包头师专任职的5年,是闯难关、正轨道、谋发展、树新标的关键5年。重建包师专的5年,也是关文彬革命历程中的最后5年,他没有辜负中共党组织的信任和广大师生员工的期盼,踏踏实实地站好了最后一班岗。 

2006年2月,关文彬与世长辞,享年94岁。有人这样评价他:关文彬同志的一生,经受住了革命烽火的考验。无论担任校长,还是担任教育局局长,都有着不凡的建树,他是当之无愧的为人民服务的红色教育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鲜亮的底色,红色传统和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密码,红色文化是在党的百年奋斗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广泛的社会基础,早已融入我国各族人民的血脉。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革命斗争实践,赋予了北疆文化鲜明的红色底色,忠实反映了内蒙古地区各族人民在党领导下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进程和伟大革命精神,这为北疆文化注入了时代最强音和强大的红色基因。

追忆我们的老校长关文彬同志的一生,我们能深切地感受到他一直将革命年代浴血奋战、艰苦卓绝的红色革命精神贯穿到为祖国北疆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初心使命中,从开创包头师专到重建包头师专,再到引领包师人刻苦钻研、奋发向上推动学校建设发展,这种红色的基因一直在包师人血液里流淌。回想当年,一代代以理想主义鼓荡胸怀的知识分子,如骏马奔赴北疆教育事业,开始艰苦创业的旅程,从那时起,就奠定了包头师专的精神底色。

风雨兼程,矢志不渝,笃行六秩,弦歌不辍。从1958年创建到今天,包头师范学院走过了六十五年不平凡的历程,几代包师人用六十五年奋斗的音符,谱写了内蒙古教育发展史上的光辉篇章。

包师是北疆的包师,包师文化更是北疆文化的一部分。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包师文化从开创、传承,到创新、发展与北疆文化根植连续性、秉持传承性、激扬创新性、彰显时代性始终是完全一致的。

基于共同的文化传承、文化印记,北疆文化凝结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以,包师儿女,请你铭记,红色就是包师人的精神底色,我们一直在赓续这红色血脉,传承着北疆文化;请你铭记,包师儿女作为北疆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一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积极进取,奋勇前行的精神,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把建设包师文化融入建设北疆文化,为中华文化在北疆大地的传承发展注入时代新活力。我们要用好革命历史和新时代伟大实践这个最好的营养剂,从“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中,更好诠释红色从哪里来、基因密码是什么,大力讴歌党领导内蒙古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讴歌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关怀厚爱,讴歌新时代以来内蒙古的亮丽蝶变,使镌刻在北疆儿女血脉中始终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下去,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北疆文化•包师传承】我在乌兰察布市商都高级中学当老师
下一条:【北疆文化·包师印记】“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追忆老校长陈寿朋教授

关闭